发布日期:2023-10-17 16:12
现在的餐饮老板只顾埋头研究“两微一抖”,但是却忽略了门店一公里内的顾客才是你们要重点抓住的。门店周围的自然流量是决定生存的重要筹码,“两微一抖”玩得再好,真正的战场还是在门店周围一公里。
就像巴奴就是通过在门店周围一公里范围内,把能利用的墙体、路牌、道闸、岗亭、框架、公告栏等广告资源密集覆盖,和顾客朝朝暮暮相见。很多逛街的顾客吃饭的时候,毫无疑问选择了巴奴。
所以,高密度的广告覆盖是能让消费者感知到的。
01
用“7次法则”,打赢门店一公里的营销战
在营销界,一个消费者接受新事物、新品牌、新产品时,他的心中有一个接触次数的“阈值”,突破了这个阈值才能最大可能地成交。如果要定一个次数的话,通常认为7次是比较合理的。简单来说,就是广告要至少出现7次才能在顾客心中留下印象,这就是著名的“7次法则”。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路过的消费者,就算第一次接触你的门店,觉得你的门头很有创意,但如果接触次数不够,就很难在他心中留下位置。因为你影响用户的次数,没有突破“阈值”,也就很难促成购买。
影响用户这件事,不是一见如故,而是日久生情。
02
要抓住一公里内的顾客,还有这3个技巧
经济下行的今天,想要门店持续经营,门店周围一公里的营销战,是必须打赢的一场仗。那么,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色彩>文字>LOGO
比如,在一条街上,一眼望去,晓魏浇头麻辣烫绝对是整条街最“亮”的店,来往的人难免会多看一眼。天生对颜色敏感的人,对于门头颜色的关注度远大于文字。
其次,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在做广告布局时可以直接用品牌名会比logo的效果要好。文字一看就懂,logo就没人认识了,放logo就相当于花钱增加品牌传播难度。
2、广告的本质在于重复
“7次法则”的核心,不是次数,而是重复。为什么电梯里的洗脑广告,就算被人厌烦,还是会一直投放呢?因为有效果啊。为了让消费者重复增强记忆力,就能潜移默化地推动品牌的持久认知。
3、明确广告的侧重点是做品牌还是吸流量
凡是做广告,必然面临这个选择。就算是门店一公里低成本的广告,也同样要做出侧重,是想要做品牌还是吸引流量?
每一次广告都是一次对消费者的表白。门店周围一公里的广告布局,每出现一次,都是对消费者的一个暗示。这样,消费者在日复一日的见面中,心里就植入进了你的品牌。当他们想吃点什么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的品牌,门店的一公里营销战,你就赢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