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04 14:30
餐饮行业,“几家欢乐几家忧”,有人关店收缩,有人逆势增长;有人生意冷清,有人买卖兴隆。纵观这些逆势增长的品牌,纵观这些生意依旧爆好的餐饮店,它们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呢?当然有!鄙人不才,从需求、产品、复购和营销,四个维度分享一下个人的思考,期待对你经营餐饮有所帮助。
做餐饮最可悲的是“你对顾客搔首弄姿,顾客对你无动于衷”,你在拼命售卖热辣过瘾,顾客却在寻找浪漫和情怀。为什么很多老板感觉自己的菜品已经很好吃了,但就是生意做不起来呢?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客人的真正需求。
开餐馆很容易,塑造卖点也很容易,但是,找准顾客的消费需求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周边有家湘菜馆,兜售的卖点是绿色、健康、养生,是它的卖点吗?也许是!绿色健康的食材,吃了还能养生。但,是顾客的需求点吗?未必!下饭、方便、小聚、社交才是大多数人的需求。
所以,现在再去开店,你要学会用倒推的方法,找到顾客的真正需求点。你的目标客群是谁?要满足他们什么样的需求?这个需求点是痛点、痒点,还是嗨点?你将如何去解决?最后,才想着开一家什么样的店。
“好吃的做不大,做大的不好吃”,本人一直是不赞同这个观点的。好吃是做餐饮的本分,如果连本分都做不好,这样的餐厅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做餐饮,产品始终是生意的“1”,这个“1”立不住,再好的服务、再漂亮的装修、再高超的营销也没有用,后面的“0”再多,也毫无意义。
我认为巴奴对餐饮行业贡献最大的就是它提倡的“产品主义”,它让更多餐饮人看到了死磕产品的长期价值。巴奴不仅立住了产品的“1”,而且还从“1”往“2”打造,往“3”打造,往“9”去打造。不要以为不可能,苹果的产品能力几乎就达到了“9”的水平。
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有质感、有美感、有情感!和现在倡导的好吃、好看、好玩基本吻合。它不仅能够满足顾客的功能性需求,还能满足顾客精神上的需求。手把羊肉很香很过瘾,这就满足了功能性的需求;手把羊肉又让你领略到蒙元文化,感受到了朋友的热情,这就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一位老餐饮人说过的一句话,我感觉特别有道理,“餐饮行业竞争越激烈,你越要把菜品往深了做,往细了做,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要指望60分就能过关,现在的餐饮行业,90分以上的产品才有机会做好生意。所以,做好餐饮生意的前提条件,必定是你的产品足够好。
“流量为王”,这个观点没有错,但流量终究是有限的。一个餐厅,辐射的客群主要在周边几公里,既然有区域的限制,那么流量一定有限,一定会被用完。每个人都来你店里尝试一遍,也有尝试完的时候吧。尝试完了怎么办?还是要靠客人的复购!所以,复购才是一个餐厅生意长久的秘诀。
道理很简单,但如何做好餐厅的复购呢?关注三项数据:顾客买不买单?消费后顾客如何评价?复购率如何?
顾客买不买单,有多少人买单?关键在于你对顾客需求有没有找准!很多人上来就找营销,就找流量的问题,其实是本末倒置的。一个店开起来了,多少是会有流量的,比如说你的店被100个人知道了,但入店消费的只有1个,剩下的99个对你无感,转化率只有1%,那你就要考虑是否洞察到客户需求的问题了。
消费后顾客如何评价,这个也很关键,好评差评,最能展现你的产品实力。口味好不好,服务好不好,体验怎么样,有没有美感,能不能满足顾客的精神需求,这是产品的问题。顾客的评价是餐厅进步的有效方向。
另外,你还要看复购的数据。有时候顾客的评价未必是真的,但复购的数据不会说谎,如果复购率很小,甚至说没有复购,那你就要重新回到前两个问题上:需求有没有找准?产品有没有达标?
当然了,关于复购,更多人会想到私域流量,渴望通过修建鱼塘,留住我们的顾客,让顾客产生复购,是好方法,但只能作为提高复购率的补充。
做餐饮,营销是刚需!对很多餐饮人而言,营销只是转化器,重点在买买买,比如说:吃一锅送一锅,利用优惠促使顾客下单,提高营业额。而我个人更倾向于把营销看作是放大器和宣传器,它可以迅速放大你的卖点,传递你的价值主张,顺便转化流量。
这两种观点有本质的区别,一种是快速的成交,更注重眼前短期利益,一种是价值传递,更注重长期收益。我们做线下盘活案子时,会侧重于门店自身的营销功能,比如:菜品、服务、体验、环境、门头、菜单,以及营销出点的打造等,然后再用活动引爆流量。一个点子,一个活动,真不算什么高明的营销。
不少餐饮老板把火锅套餐降到9.9,来了一大帮薅羊毛的,活动一停,比没做活动之前更惨。
而半天妖2块钱的免费小吃和米饭,西贝牛大骨的超强展示,却让两家的生意越来越好。
一个是活动,一个是策略,一个是一次性的营销效用,一个是长久的营销效用。
不过最后还是要补充一句:脱离了产品搞营销,只会让餐厅生意衰败得更快。
你好,我是郑嫂广雅云吞,始创于1983年,现全国500多家门店,扫码加微信【yuntun8188】,发送「资料」,领取8000元加盟优惠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