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1-09 10:23
首先,我们要知道“好吃”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影响一个人对味道的判断因素很多,没有一个产品会让所有人都觉得好吃。
但在餐饮行业似乎又有另一个共识,那就是产品味道最重要,“好吃”才是其它营销服务发挥作用的基础。产品味道就像一朵高岭之花,想要拥有,却又无法触及。那如何做到真“好吃”呢?
做产品千万不要迎合所有人,把潜在客户牢牢抓住才是根本,所以做产品前先做好客群定位。例如,海底捞的客群定位偏向商务、高端聚会等注重餐饮服务的群体。店铺经营也一直是服务至上,笼络了大批的冲着周到服务而来的顾客。
尽管海底捞与其他火锅店相比客单价较高,但是,没去过的客户愿意为了服务去体验一把,去过的客户愿意为了服务而成为忠实客户。
真功夫:营养还是蒸的好。强调工艺特色,没有直接说好吃。喜家德:水饺现包才好吃。强调新鲜和手工,没有直接说好吃。王品牛排:一头牛仅供六客。强调食材的品质,没有直接说好吃。
以上这些品牌,没有直白地说过自己好吃。但是无论是强调工艺特色,强调新鲜手作,强调食材稀缺,最终目的都是——向顾客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独一无二,归根结底还是在说自己的产品好吃。
将好吃的概念具体化,它就不再是一个伪命题了,而是一个具体的卖点。比如说做串串,说最好吃是没用的,你要说辣不哭你算我输,可能就能吸引一大批无辣不欢的人过来。
从顾客角度出发,做口味细分以迎合不同群体,比如火锅锅底一般会分:麻辣、微辣、三鲜、番茄、菌汤等不同口味,可以让顾客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
还有一种思路就是给顾客DIY的机会。比如麦当劳推出的让顾客自己定制汉堡服务,coco奶茶的抖音爆红款奶茶,就是顾客DIY的典范。这些做法最终的目的——让顾客自己选择最“好吃”的方案。既然百人百味,那就用百种方式去让他们得到满足。
研究表明:就餐时,舒适的环境氛围会让人拥有更好的心情,心情好自然也会增加对菜品的好感。就餐氛围的营造包括很多方面:店内环境的布置,店内灯光的设置,餐具的选取,店内音乐,服务员的状况等等。
口味不足,颜值来补。对于年轻的客户群体来说,颜值即正义。颜值高的产品自然会让顾客胃口大开,吃前先拍一套发朋友圈,造型好的产品也能为产品印象加分,可以弥补产品口味的不足。
做好产品定量。我们常用“意犹未尽”来形容一道美食,直白地讲就是没吃饱。如果一次让人吃撑吃吐,再好吃的东西也都变得索然无味。最好的状态就是浅尝辄止,留下好的期待,给下次的相聚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