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0-15 10:43
2023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4,32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的比重为10.69%;同比增长21.4%,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3.2个百分点。
多家餐饮上市企业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例如,全聚德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增加104.06%;净利润2791.6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海底捞营收同比增长24.6%至188.9亿元;净利润22.6亿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奈雪的茶实现营收20.45亿元,同比增长26.8%;经调整净利润7020万元,实现上市以来首次盈利。
根据辰智大数据《2023上半年中国餐饮大数据基本盘》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餐饮门店总数达到863.6万家,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6%。其中,约34.3%门店为连锁品牌,以门店规模≤100家店的小型品牌为主,整体连锁率呈逐年升高态势。
从餐饮品类结构来看,中式快餐牢牢占据第一宝座,门店数占比高达46.1%;其次是中式正餐(20.5%)、轻餐厅(13.7%)、中式休闲(7.6%)、火锅(7.0%)、西式快餐(2.2%)、亚洲料理(2.0%)、西式正餐(0.9%)。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餐饮门店规模达到283.5万家,占比三分之一(32.8%),牢牢占据榜首;华南(15.9%)、西南(13.3%)、华中(13.0%)次之,均超过110万家;华北、东北、西北则分别有97.8万家(11.3%)、63.8万家(7.4%)、54.1万家(6.3%)。
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全国TOP20城市中有超过一半的城市餐饮门店增速为负。仅有三座城市超过餐饮整体增长率,佛山便是其中之一,增长率为7.9%;餐饮门店规模达到9.5万家,排在第15位。
众所周知,粤菜是我国传统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之一,而佛山顺德区是粤菜重要的发源地,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之说;先后获评“中国厨师之乡”、全国首个“中国美食名城”,2014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水鱼两味、禾虫酿鲮鱼拼蚧肉烩鱼线、七彩鱼茸羹、黑松露虾皮角拼流心柚卷……当地共有顺德名菜、食在广东钻石名菜超过100道,双皮奶等11种名特小吃入选“中华名小吃”名录。全区餐饮企业3万家,其中,顺峰山庄、聚福山庄、龙的酒楼等36家美食店拥有“中华餐饮名店”的美誉。
排名第8的苏州,拥有13.1万家门店,增长率7.3%,同样超过餐饮整体增长率。今年上半年,全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85.4亿元,同比增长26.5%,比一季度加快6个百分点。在2023“五五购物节”餐饮促消费系列活动暨“寻味苏州”美食节上,首次发布了“二十四节气苏州时令美食推荐榜”,松鼠鳜鱼(春分)、清蒸白鱼(夏至)、清蒸大闸蟹(秋分)、美味羊糕(冬至)等榜上有名。
根据“2023年黑珍珠餐厅指南”显示,苏州共有6家餐厅(1家2钻、5家1钻)上榜,数量居江苏省第一。与此同时,随着环金鸡湖商圈、高新区狮山商圈等地标美食集聚区崛起,苏州餐饮首店中的中国首店、华南首店、江苏首店数量越来越多,去年达到16家,其中就包括台式火锅“赤鼎泥牛煲”、健康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泰国料理连锁品牌“泰妃殿”等。
广东是中国餐饮第一大省,门店数量超过100万家,遥遥领先江苏省(约65万家)、山东省(约60万家)。不难看出,人口密度大及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餐饮门店规模在全国同样处于领跑位置。
TOP20城市中,广东省占据4席。除了前面提及的佛山,广州、深圳、东莞分列第3、第4、第7位,分别拥有门店19.8万家、19.5万家、13.7万家,且均实现正增长。
过去中国餐饮“第一城”的头衔总是在上海和成都之间轮转,但到了今年第二季度,重庆以22.7万家餐饮门店跃居第一,增长率高达14.8%,远远超过成都(2.7%)和上海(-2.8%)。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滚滚而过的长江造就了川渝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重庆江湖菜虽以川菜为底,却师承多家,土、粗、杂、重,麻辣兼备。代表菜包括璧山来凤鱼、歌乐山辣子鸡、含谷芋儿鸡、翠云水煮鱼、黔江鸡杂、磁器口毛血旺等。
火锅是重庆的城市名片。数据显示,当地火锅门店数量超过33000家,远远超过成都(24800+)、北京(9800+)等城市;每万人拥有门店数10.56家,同样名列前茅,“中国火锅之都”称号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