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嫂广雅云吞

400-0772-102

行业新闻

首页 > 最新资讯 > 行业新闻

开一家美食店需做什么,开一家餐饮店一定要做的几件事

发布日期:2023-10-07 16:56

如果你没干过这些事,千万别说你是餐饮人,因为你还没入门。

你可能是个餐饮大老板,也可能是个成功的餐饮企业家,但是,成功了,不代表就入门了。

如果想入门,这些事最好还是做一遍。

1、选址的时候,没查过人流。

有人选址凭感觉。

感觉周边的人流很多,感觉各家生意很好。

如果对那个区域你不是十分熟悉的话,那么你的感觉不一定是对的。

可能就去了几次,可能就赶上了人流多的时候。

选址一定要有数据来支撑,你可以通过美团饿了么看各家的生意数据,你还要连续好多天去现场查人流。

感觉会骗你,数据不会。

有人选址靠直觉。

说直觉最准。

如果你是个大行家,那么直觉准的概率很高,如果你是个外行或者自以为的内行,那么你的直觉不可能准,准了也是蒙的,是小概率事件。

2、没早起去过批发市场。

食材质量和价格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你去了就能掌握一手信息,更重要的是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你门清。

供应商和采购没有小动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你长跑跑批发市场,最起码能让他们有所顾忌。俗话说得好货比三家吗,一定要多跑几个批发市场,多看看商家的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蔬菜和水果的新鲜与否,肉类产品是否变质,还有就是价格问题,综合以上几点才能考虑是否从这个批发市场采购所需要的物品。

3、没坐过每一张餐椅,没走过客人走过的所有地方。

所有客人会体验到的环节,你自己都要体验一遍。

坐在那里桌椅是否舒服?看到的环境是否悦目?卫生是否有死角?灯光的亮度怎么样?晒不晒,阴不阴?温度湿度怎么样?能不能看到服务员?

坐着看,站着看,甚至蹲下来看。近了看,远了看,里边看,外边看。

小事能看出态度,这么做了说明你心里有客人。

4、没吃别人家的菜吃到想吐的境界。

隔壁老王家的菜吃遍了,每出新菜还得去吃,所有同类的店的菜也吃个遍。

不吃就学不到人家的好,不吃也不知道自己家菜究竟咋样?

别总以为自己家才好吃,好吃是个比较级。你家菜再好吃,不如隔壁老王家,那就是不好吃。

5、没吃自己家菜吃到恶心的程度、

昨天吃了感觉行,不代表今天就行。在菜品上,老板是研发师,是质检员。

老板见过吃过,眼界宽。不能把菜品研发都甩给厨师,你要帮着厨师一起研究菜,要检查菜品的质量。

不要菜一不满意就埋怨厨师,你口头说重视菜品,可是你有多少时间用在了菜品上?你去过几次厨房?

重视一件事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投入时间、精力和脑力。

当然,也要投入金钱,不带厨师出去吃,厨师闭门造车,水平提高也有限,舍不得花钱反复试菜,那么就容易把不合格品端给客人。

不投入就是不重视。

6、没给客人点过菜,没开过菜单。

老板应该是对自己家菜品最熟悉的,包括厨师在内,老板是吃自己家菜最多的人,所以也应该是最会点菜的人,你亲自去点菜,就是对服务员最好的培训。

7、没亲自核算过成本。

成本卡,应该是老板和厨师共同制定的。即使不参加制定,也应该参加核算,心里没数的老板怎么指挥成本控制。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纯属误导,餐饮利润越来越薄,不省不行。

8、没亲自验过货。

如果说缺斤短两还可以靠别的方法控制的话,质量除了要多人眼同外,老板抽冷子看一下,是保证质量的一个笨办法,也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9、没亲自盘过库。

账实相符要看,更要看是不是先进先出,有没有积压,有没有保管不善,有没有过期变质。

10、没亲自盯过厨房的所有环节。

厨师干活都有自己的方式和习惯。

但这方式和习惯,不一定就是对的,即使是对的,也不一定是最优化,最合理的。

有些跑冒滴漏,就是因为习惯而无意识造成的。他们身在其中,感觉不到,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只有老板。

11、没参与制定过菜牌。

菜牌需要定调(格调与店匹配),定量(菜品数量),定价等,这都是店里的大事,没有理由甩手。


这篇文章不是给举重若轻的大老板看的,管理非常完善的老板不用做这些,但大部分老板确实应该做这些事,不一定总做,但不做肯定不行。 综合以上几点,如果有自己想开餐饮店的朋友一定要自己去亲力亲为,不论是从店面的装修环境以及菜品的口味以及客人的服务等等多方面去入手,才能把餐饮店给做好,如果开店只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也不付出自己的心血,对店面的事情不上心,店是开不长久的。 有开餐饮店的朋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咱们一起聊聊关于餐饮的那些事儿。

2022-11-23 1204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