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8-10 14:25
如今大街小巷都能看见的馄饨,在历史上有好多有趣的传说
馄饨是一道来源于中国北方的一个美食,如今他不仅仅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更是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样式。这么一个小小的馄饨,为什么能深受大家的喜爱,它是怎么有来的,他在历史上又有什么有趣的传说或者典故。今天就让广雅云吞小编来大家见识见识这道美食。
馄饨是怎么由来的?以史书为依据馄饨出现的时期基本上是从春秋时期到西汉时期之间。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一共有三种说法。
1,汉朝的老百姓对匈奴恨之入骨,从而发明馄饨。
在西汉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不断南下骚扰汉朝的边疆。匈奴骑兵所到之处,大肆屠杀百姓,破坏公共财产。汉朝初期,一方面骑兵部队比较少;一方面把中心放在对内的政治上,比如说铲除那些异姓王以及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等等。汉朝对内休养生息,曾经开创了文景之治。一开始汉朝采取和亲的政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汉朝和匈奴单于的矛盾。
然而匈奴人依然经常向汉朝发起军事行动,和亲根本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感觉到此时汉朝已经实力强大,并且有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名将,便和匈奴爆发战争。当时在匈奴的部落里有两个首领十分凶残,一个叫浑氏,一个叫屯氏。
汉朝的老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渴望早日结束战争。于是,老百姓把肉馅包成角的形状,将浑字和屯字合起来作为馄饨。他们通过吃馄饨来表达对匈奴的怨恨。由于当时正好是在冬至,因此就演变成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果然不久之后,汉武帝打败匈奴,收回了很多领土。
这使得匈奴一时间无法再向汉朝发起有效的进攻。到了东汉,汉朝继续向匈奴不断地发起反击,使得匈奴内部发生了分裂。从此以后,匈奴就因为国力的衰弱以及和其他民族的同化,渐渐地消失在了世界上。由此看来,汉朝老百姓发明出来的馄饨还是起到了作用的。
2,来源于道教。
《燕京岁时记》里面记载:“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道教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之一。冬至时节,京师在各个道观都有举办各种规模的道会。因为馄饨和混沌谐音,所以人们希望通过来吃馄饨来打破世间的混沌。
3,来源于西施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天下混战。所有的国家都忙着称霸兼并,在吴越地区,吴国和越国就爆发了兼并战争。这时候,吴国刚刚在兵圣孙武和吴子旭的带领下,灭掉了强大的楚国,此时士气正盛。很快,吴王夫差在战场上打败了越王勾践。无奈之下,越王勾践只好做了吴王夫差的奴仆,为他养马驾车。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在战场上击败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为了击垮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把西施献给了吴王。吴王夫差得到西施之后,对她十分宠爱。突然有一天,吴王夫差吃腻了山珍海味,不知道该吃什么东西,于是西施就发明出来了馄饨先给了吴王夫差。当时吴王夫差觉得这个点心非常好吃,就问西施这是什么食物,西施想到吴王夫差平时浑浑噩噩的就说了一句馄饨。
在那之后吴王夫差就深深的陷入了花天酒地之中,尽管不断的有以伍子胥为首的大臣向吴王夫差进谏要杀死越王勾践,以绝后患。然而吴王夫差根本听不进去,并且赐死了伍子胥。最后越王勾践终于成功的击败了吴王夫差,为自己报仇雪恨。然而比较可惜的是,在那之后西施就销声匿迹了。
西汉扬雄在自己的著作《方言》中写道:“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肉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事物纪原》中写道:饼始于七国时代,馄饨乃饼的一种。早时的饼中有馅入汤煮之,所以也称“煮饼”与“汤饼”。
在古时候,人们认为馄饨是用皮密封好的包子,所以想管它叫混沌。时间长了人们就发明了馄饨这两个字来命名它。那个时候馄饨就是饺子,饺子就是馄饨。一直到唐朝,人们才开始区分馄饨和饺子。
在中国,馄饨是冬至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南宋时期。在南宋,临安人通过吃馄饨来祭奠祖先。到了后来,这个习俗也变成了全国人民的习俗。
在北方地区馄饨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可是他的样子依然没有大的变化。倒是在南方地区,人们发明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馄饨样式。
关于馄饨,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姓吴的县老爷。他的女儿玉琴长得十分漂亮,并且擅长做馄饨。然而玉琴却看上了自己家里的一个家丁春生,春生从小父母双亡,身份十分卑微,在封建社会他俩是无法结婚的。
有一天,春生被马蜂蛰了,玉琴急忙冲上去为春生吸取马蜂的毒。这一幕被玉琴的母亲看到,他十分生气,就把两人关了起来。两人无奈之下,就决定一起私奔。后来两人来到了一个破庙前,他们在这里搭了一个草棚,以卖馄饨度日。
由于玉琴的手艺十分好,所以他们的生意一直很红火,后来他们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在这个孩子6岁的时候,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客人。玉琴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客人正是自己的父亲,看来他的父亲办公临时路过此地。由于几年过去了,玉琴和春生的长相都都变了很多,吴县令一开始没有认出来。
直到他吃完了馄饨以后,才认出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后来他们纷纷以当年的事向对方道歉,并且吴老爷同意了他俩的婚事。于是第二天他们就回到了家,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起了馄饨。据说有些地方女婿需要接岳父岳母吃馄饨,正是因为这个故事。
馄饨之所以能在中国流行,很大的原因是在于它的味道。馄饨煮熟之后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吃起来香嫩可口,让人回味无穷。一千多年来馄饨就牢牢地把持住了中国人民的食欲。
而且,馄饨在不同的地方也可以和当地的文化合二为一。比如说四川人喜欢吃辣,馄饨在传入四川之后,被当地人改名为抄手。当地人民还在他的上面加了红色的辣油,因此又叫做红油抄手。在宫廷里面,甚至还有人给它命名为龙抄手。到了江南地区,人们甚至会用各种汤来煮馄饨。
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香菜或者酱油。到了广东地区,人们把馄饨命名为云吞。由于广东地区靠海,捕鱼也比较发达,当地的人们会在馄饨里加入虾仁或者鱼肉。
另外,在吃法上很多地方也加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在一些南方地区,人们会吃炸馄饨或者煎馄饨。在广东,香港,福建一带,人们甚至会将馄饨和面条合二为一。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馄饨早已昏迷世界各地。在意大利,有一个和馄饨极其相似的面食,他的外形和制作方式跟中国的馄饨大同小异。意大利馄饨和中国的馄饨主要差距在皮和馅上,意大利的馄饨皮成分里有很多蛋,并且在馅里面意大利人也喜欢放上火腿,奶酪,咸肉,番茄等等。
在德国,人们则是把香料,菠菜,熏肉,面包渣,肉末,洋葱等东西剁成馅,然后把他们包成正方形的样子,据说这一做法是为了蒙蔽上帝的眼睛。
波兰人制作的馄饨,皮特别薄而馅就特别厚。他们先用水和薯粉合成一团,接着用玻璃杯把它们切割成面皮。然后波兰人包用他们包上洋葱和土豆泥,然后就可以煮了。
俄罗斯还有乌克兰的的馄饨和中国的饺子十分类似。当地人在吃他们的馄饨时,需要放上从中国进口的黑胡椒。在乌克兰,他们的馄饨甚至是月牙状的。而俄罗斯的馄饨就十分小巧玲珑,一个只有2~5厘米大小。在土耳其,馄饨更是儿媳妇用来犒劳婆婆的最好的美食。土耳其的馄饨是用洋葱和牛羊肉混合而成。
在亚洲,像韩国,伊朗的国家,他们对馄饨的命名和馒头比较相近。在日本,他们对馄饨的叫法也采取和广东地区一样,叫云吞。韩国的馄饨有的是用猪肉白菜馅的,需要一口吃完;而有的馄饨是泡菜馅的,需要慢慢品尝。日本人在吃馄饨的时候,喜欢用上他们用酱醋秘制的汁。
时至今日,我们想要吃到可口的混沌也非常简单,不管是路边的小吃店还是高档的大餐馆,都有它的存在。馄饨不仅仅历史上十分光彩,在现在它在点心界里也占据着牢牢的一席之地。相信在未来,馄饨会有更加丰富的种类。